《文武天香》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所戲劇創作組碩士,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編歌仔戲作品有: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情鑄江湖》、蘭陽戲劇團《媽祖護眾生》、正明龍歌劇團《偷天換日•法外青天》《二十四孝之孩孝孩笑(兒童劇)》《天上人間桃花願》、小金枝歌劇團《太陽餅傳奇(兒童劇)》《默娘與品娘》、以斯帖福音歌仔戲劇團《勇敢的女兒—以斯帖》、凝龍思傳藝劇坊暨社團法人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促進會《大龍峒金獅傳奇首部曲—無耳金獅》等。曾任影視編劇、劇場執行製作,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出版此時,距離初稿完成已屆二年,至今對劇本的想法仍不斷改變中。《文武天香》最早寫作之時,有意迴避傳統歌仔戲「站頭」,對白也不採取戲曲慣用的推進方式,常有停頓、突兀,或直接跳轉戲中戲。在劇本農場給予創作者的自由空間中,一貫以人設戲的歌仔戲劇本,第一次脫韁而出,反而有點不知所措,讓我做出諸多對戲曲可說是任性的決定。又在自我審查之下,劇本最後的狂野程度,遠不及腦內小劇場的奔放。原來不以同志戀情為焦點,只想試探一女二男之間的愛情,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於是《文武天香》裡的角色果真只談愛情。文人不讀書跑去酗酒寫戲,頭牌妓女愛上才子卻被捕快撩撥,而捕快大方給出自己,只要是愛他的人。這群脫軌又壓抑的邊緣人,如同當時對創作困惑的我,看著自身與社會的快速變動,想拋棄束縛,又害怕失去。
我很想像王祿仔仙一樣地說,劇本農場專治創作困境,但它沒那麼神奇,也真的很神奇。它架起一座橋樑,讓我渡過曾經跨不過的惡水;它替我補充了勇氣和安全感,讓孤獨的創作者繼續向前。感謝友輝老師總是不吝給予建言,與兆謙一路上陪伴著我們;同伴緯恩、煚哲的互相扶持;還有讀劇導演定謙,屢次點破自己都沒發現的角色意圖,逼迫我再次直面,無處迴避。《文武天香》將持續進化,同時期待搬上舞台的那一天。

製作人
汪兆謙
計畫主持人
王友輝
計畫協同主持人
汪兆謙
編劇
導演
蔡逸璇
吳定謙
行政總監
廖心彤
執行製作
許惠淋、陳守玉
舞台監督
舞台設計
燈光設計
服裝設計
黃詠芝
吳映竺
楊嘉璿
張甯翔
主視覺設計/ 劇照攝影
黃煚哲
平面設計
龔姵燐
演員
呂亦修、周聖淵、范心瑜、張惠雅
樂師
蔡婷如
工作人員
王煜松、郭修維、陳泰豪、黃志豪、劉宛頤、錢虹(依姓氏筆畫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