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上空》

汪兆謙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組碩士,師事陸愛玲,為阮劇團主要核心編導。曾於阮劇團創團初期,以集體創作形式發表編導作品《多給我們幾雙鞋》、《月台上》、《≡》。近年亦跨入青少年劇場之編導,於草草戲劇節發表集體創作之編導作品《面/FACE》、《製圖器》、《春膳》。

忘記多久以前,看過一個黑澤明的訪問影片,主持人問大師,對於剛踏入創作這條路的年輕導演,有沒有什麼建議?黑澤明說了:「自己寫劇本」。

 

這本來是一個像心靈雞湯一樣,很激勵人心但隔天睡起來通常會忘記的一句金玉良言,但不知怎麼的,我竟然就此記住了這句話。於是在劇團一年比一年忙碌的時候,厚著臉皮加入自己家的劇本農場,以一個完全沒寫過任何劇本的超級菜鳥姿態發表了一個獻醜之作。

 

我選擇了一個自己最熟悉的領域,「棒球」作為這個劇本的切入點。一來這個題材,對於球齡二十多年的我來說,簡直熟到不需要做太多田野調查,二來也因為這個題材,當我逃避工作看球賽或是運動網站的時候,完全可以騙自己在做田野調查。

 

相對於藝術工作者,運動員在台灣是更不公平而卑微的一種存在。這一點,楊德昌導演《青梅竹馬》裡,「阿欽」這個角色已經說得很清楚。而這種卑微的恐慌,有時候自己多少也能體會一點,尤其在工作日漸忙碌的時刻,雖然身在這個行業裡,卻有種離創作越來越遠的魔幻感。總覺得在路上一直跑,卻永遠跑不進球場,越來越鈍,越來越遠,心智未能成熟,肉身卻已開始衰敗。所以牙一咬,決定開始寫,試著寫,找找看自己可以怎麼寫。

 

我要感謝可以讓這一切開始發生的人、事、物。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2017/10/14(六)18:30

2017/10/15(日)18:30
 

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3館 烏梅劇院
2017/10/22(日)14:30

90分鐘

在國道的上方,有一隻老鷹飛過。 

一個猶豫著要不要放水的二線球員, 

一個離開棒球舞台的前國手, 

第一次主持大局的菜鳥, 

一個愛著女兒的組頭, 

手上握著人生中第一張球票的小女孩。 

一場球賽,五個人物,在這一天,在這裡,他們短暫地被連結在一起。

製作人

汪兆謙

計畫主持人

計畫協同主持人

王友輝

汪兆謙

劇作家

導演

汪兆謙

李銘宸

行政統籌

執行製作

舞台監督

舞台設計

燈光設計

廖心彤

許惠淋

藍靖婷

李婕綺

尹信雄

燈光技術指導

楊嘉璿

服裝設計

平面設計

劉襄頡

黃士家

執行平面設計

龔姵燐

劇照攝影

黃煚哲

演員

余品潔、李佶霖、李冠億、張千昱、張如君、陳守玉、陳盈達、謝明璋、鍾品喬

工作人員

王芳寧、吳明倫、吳婉寧、柯辰穎、孫珉晧、張甯翔、莊庭瑜、陳宇謙、陳勁廷、曾玟琦、蔣如(依照姓氏筆劃排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