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約》

陳弘洋

1993年生,新竹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主修劇本創作。從高中開始讀詩寫字,寫了幾百首濫情的詩,卻也不敢給別人看。大學開始寫劇本,共寫了五個或長或短的劇本,喜歡劇場,喜歡演員在台上和角色掙扎的狀態。夢想是在花蓮開早餐店。劇本《塞車》於2014年獲得臺北藝穗節「戲劇中的戲劇」獎項,劇本《光》於2015年獲得文化部新秀補助,同年五月於竹圍工作室演出;劇本《冥王星》於2016年與手放開工作團隊合作,獲得臺北藝穗節「永真明日之星」獎項。除了編劇以外,也常以演員的身分參與校內校外大大小小的演出,曾參與客家單元劇《狗兒子》、濃妝淡抹劇坊《九月九,風吹滿天嘯》、2013年北藝大冬季公演《金龍》……等。

我們活在一個如此便捷而快速的時代,我們不停地接收各式各樣的資訊,卻沒有思考哪些是我們想要且必要的,而哪些又是我們所不需要的,我們只是消極地等待被給予,甚至逐漸開始失去思考的能力、變成一個隨便的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再約」兩字,有時積極、有時敷衍、有時根本無心再約,而這正完好地展現了現代人的苟且、對世事的不再關注,常常人在場,腦袋卻在思考好幾公里外的事情;或只是看著手機螢幕,享受那些簡單快速而空虛的應酬。另一方面,「再約」也闡述了某種悲傷─很多所謂的再約可能一輩子都約不成,即使再約,我們也都是不一樣的人了。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2016/10/15 18:30

2016/10/16 18:30

 

南街得意 South St. Delight
2016/10/21 19:30

2016/10/22 19:30

80分鐘

我們活在一個如此便捷而快速的時代,我們不停接收東西,卻沒有思考哪些是我們想要且必要的,而哪些又是我們所不需要的,我們只是消極地等待被給予,甚至逐漸開始失去思考的能力、變成一個隨便的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再約」兩字,有時積極、有時敷衍、有時根本無心再約,而這正完好地展現了現代人的苟且、對世事的不再關注,常常人在場,腦袋卻在思考好幾公里外的事情;或只是看著手機螢幕,享受那些簡單而空虛的燦爛。「再約」某方面也闡述了某種悲傷--很多再約可能一輩子都約不成了,即使再約,我們也都是不一樣的人了。

製作人

汪兆謙

計畫主持人

計畫協同主持人

王友輝

汪兆謙

劇作家

導演

陳弘洋

李銘宸

執行製作

舞台監督

舞台設計

燈光設計

服裝設計

許惠淋

李佳儒

陳勁廷

尹信雄

劉冠和

主視覺/平面設計

龔姵燐

音響技術指導

陳宇謙

劇照攝影

黃煚哲

工作人員

陳宏洧、陳亮儒、陳曼芙、賴怡君、蘇揚清

演員

余品潔、張如君、張晅慈、陳盈達、許正平、舒偉傑、廖家輝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