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2023-05-08

擁有夢想,才成為自己 ——演員余品潔的成人之路

走進嘉義女中禮堂,折疊鐵椅被展開,然後排列整齊,並區隔出年級、班別,秩序儼然。唯一超越這裡秩序的是余品潔,再也掩不住興奮,爽朗的聲音成為裡頭的回聲——亦是此時的回身,她指著舞台,說是之前話劇社上社課的地方;然後又從面對舞台右手邊的45度角往前指,說是當年高一的她,看到社團學姊介紹話劇社,她覺得好好笑、好想參加的那個角度。

高中前從未接觸過劇場的余品潔,加入話劇社無疑是她的戲劇啟蒙——從那個看學姊表演的視角開始,逐漸成為那個視角裡的表演者,在不同舞台。

2023-05-08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

汪兆謙從高中開始加入戲劇社演戲,就明確定下自己的將來,大學畢業後2008年他與朋友們為已有雛型的阮劇團立案,取得阮劇團的正式身份,但沒想到隔年隨即黯然休團。回顧青春歲月,他嘆道,23至28歲是他人生中充滿掙扎的一段日子,「當時馬上就踢到鐵板,我們策劃了一個劇展,票房很差,薪水也發不出來,夥伴也各自四散,那時很深刻體會到一件事,你只會做內容是不夠的。」不過他也很慶幸自身能在24歲這個初出社會的年紀就被現實重創過,這三年劇烈影響全球的疫情,劇場及表演藝術者更是受害之深。但當大家討論起「觀眾在哪裡時?」汪兆謙感慨好險十多年前已有過一遭,他們知道「觀眾要自己養」。

2022-01-24

新年新氣象 嘉義在地阮劇團團長交接 嘉義縣長翁章梁到場監交

2023年的啟始,於嘉義在地經營二十年的阮劇團,1月6日上午於民雄鄉豐收村的農田,舉行團長交接典禮。創辦人之一的汪兆謙卸任團長,續將專任藝術總監。而團長職務,則交由原副團長蔡明純接手。典禮特別邀請嘉義縣長翁章梁到場監交,現場包括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嘉邑城隍廟及許多藝文夥伴、在地人士等到場觀禮祝賀,共同期待阮劇團新局面的開展。

2022-01-24

「我們推廣的不只是台語,是母語」蔡振南×汪兆謙從《我是天王星》談台語流變

以嘉義為根據地的阮劇團與「兩廳院藝術出走」推出的《我是天王星》正巡迴台灣七個縣市,團長汪兆謙找來了蔡振南領銜主演,這次的合作,讓不同世代的兩人憶起自身成長的故事,將個人經驗巧妙融入《我是天王星》,創作出超越時空的台語歌舞劇,也思考未來台語文化的方向。

2022-01-24

扮神魔舞妖異 「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戲出新天地

「臺灣國際藝術節」(TIFA)與「臺灣戲曲藝術節」(TTTF)共同製作,推出由阮劇團藝術總監暨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汪兆謙、國際偶戲大師楊輝聯手執導《釣蝦場的十日談》,且特邀臺灣布袋戲界4位明星王凱生、李京曄、黃僑偉與蘇俊穎共同飆戲。故事媲美驚世駭俗的西方《十日談》,結合人戲、偶戲、即時投影等複合演出形式,在葷腥不忌與嬉笑怒罵的演出中,反映疫情當下的荒誕人性。

2021-12-13

台灣藝旦王香禪為原型 阮劇團《香纏》演繹傳奇女子多重面貌

阮劇團劇本農場孵化出的實驗戲曲作品《香纏》,就是以王香禪的故事作為創作原型,找來明華園日字戲劇團陳昭薇擔任主演。編劇周玉軒化用王香禪詩作,采南管為底蘊,以新編歌仔戲形式詮釋這位傳奇女子流轉世間的多重面貌。

2021-11-27

阮劇團家族排列 虛實共融觀劇新模式線上看 

重新思考創作與觀眾的距離,運用虛實共融的觀劇模式,將作家李屏瑤獲臺北文學獎優等獎作品、由阮劇團改編的《家族排列》,去年臺北藝穗節獲「戲劇中的戲劇」大獎,轉成線上劇場版本。在拍攝時加入現場觀眾,觀眾甚至比一般舞台更近、與演員同呼同吸,產生因劇情推進的共鳴。

2021-07-27

嘉義阮劇團的 Podcast 頻道《這聲好啊!》:
用阮的聲音,佇空中陪伴恁。

因疫情烏雲籠罩,表演活動全數停擺,收入停滯,但劇團的支出不會因此歸零,如何在艱困的時局尋求出路,還能持續提供演員表演的平台,Podcast 頻道「這聲好啊!」正是阮劇團提出的處方箋,用聲音劇場的獨特放送,告訴聽眾:免驚、免驚!

2021-04-14

從嘉義踏上國家舞台 阮劇團《十殿》背後養分全靠「小地方」鄉親相助

「我們這裡就是小地方,很多東西都遇得到。」汪兆謙笑稱,一方面除了大家幫忙,另一方面,也是這裡彼此距離很近,大家都能互相遇到,假如在台北,就很難這樣運作。

2022-11-20

皇都電姬劇評—評論人:吉米布蘭卡

《皇都電姬》是一齣後座力很強的戲啊!前半段你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皇都設定在未來2222年的多重元宇宙,電姬則是2022年的現下台灣;前者很科幻Sci-Fi,後者在追憶過往電影的美好時代;好似各說各的,沒什麼關係。不過,當戲進入後半段後,兩邊的故事開始有了交會與映照,200年後的皇都並不一定真的是未來,電姬或許成了皇都的救贖。噤聲的字詞被重新奪回,失語者也終於願意開口。記憶被除去覆蓋的假面,重新擦拭上光,以原本真實的樣貌面對世人。雖然只是戲,但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很激動驕傲。在這座脆弱卻又堅強的島嶼上,我們可以自由的說話、自由的愛人、自由的追求身分認同與延續多元文化,種種得來不易,但我們都把持著信念與價值,一步步的走穩、走過。

2022-04-25

一起到「釣蝦場」來場解放PARTY—評論人:林立雄

《釣蝦場十日談》究竟要怎麼談?要談什麼?還要在「釣蝦場」談?

當代並不乏針對疫情的作品,而談論疫情,大多數人會用恐懼、悲觀,甚至是直面的方式面對、探討、思考,嚴肅面對卻讓人覺得心累。不過,面對這個隨時封鎖又或被匡列隔離的時代,人們究竟在害怕什麼?害怕確診還是被隔離?害怕不能出國玩耍?害怕被匡列後七天不能離開防疫旅館?還是害怕自己無法跟自己相處?

2022-01-19

無香之味的女性召喚《香纏》—評論人:蘇恆毅

《香纏》是以王香禪此一兼具多種角色身分的女人為主角,透過劇中分場名〈留仙〉、〈黛卿〉、〈香織〉、〈夫人〉、〈香禪〉,標示出此人物在不同時期的身分與生命情境,且在這些看似塊狀的場次分配中,卻以人物的情感、纏花的意象及【直入花園】魔幻的曲調「嗹啊溜來嘮,溜嗹來嘮」,讓劇作環繞在王香禪身上,形成場次之間似斷非斷的效果。

2021-05-17

從解釋到主體意志,之後?《十殿》
—評論人:羅倩

從《十殿.奈何橋》到《十殿.輪迴道》,面對生命所經歷的苦難與歹運,身而為人,不禁自問這一切究竟為什麼發生?舞台上的唐三藏(林文尹飾)對著觀眾說:「因為他們(舞台上的角色)需要一個解釋。」

2021-05-30

現世地獄圖景裡的眾聲喧嘩:阮劇團《十殿》-評論人:王聖閎

這是當代台語表述的歧路花園,但它究竟能將我們帶往何種創作新境,繼而與現今的影視語言霸權拉開距離?這點,無疑是阮劇團最有條件為眾人回答的關鍵題,而《十殿》顯然就在探索此一課題的路上。

2023-04-26

徵才中!藝術行政專員

工作內容|
1.行政庶務:辦公室庶務管理、一般行政聯繫。​
2.檔案管理與彙整。
3.其他主管交辦事務。

性質|正職

待遇|月薪28000元 ~ 32000元

2023-02-22

阮劇團榮獲教育部112年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團長蔡明純 很榮幸的從文化部 陳主任秘書登欽 手中接下這個獎, 這個獎的意義對阮重大非凡,同時也代表著一個責任。 謝謝教育部對阮的肯定,阮能獲獎也要感謝寶島聯播網 賴靜嫻董事長 及 周韋杰台長 的推薦,也謝謝各位觀眾一路以來的支持。 劇團長期推動母語戲劇表演,以母語創作、將臺灣在地的民俗文化融入現代劇中,未來的日子裡,阮也會繼續以本土母語結合藝文,讓世界看見臺灣母語文化之美。